新闻背景:
近日,有旅游博主反映,梅里雪山国家公园金沙江大湾观景台附近的214国道旁,有人筑起高墙阻挡过路游客观景,只能前往观景平台付费观景,此举引发争议。
(相关资料图)
让景区“败好感”
“景区围墙化”并非梅里雪山景区独创。近段时间,壶口瀑布、青海湖、赛里木湖等景区都被曝出这般操作,各地还就此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理由,或说是为了游客安全,防止在路边聚集;或说是为了扶持村民,景区收益反哺当地;或说是为了保护环境,防止景区被随意进入的游客破坏。【详细】
梅里雪山所在地云南省德钦县文旅局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当地经济条件不好,国家公园经营方与村民签订了将旅游收益反哺给村民的合同,随着旅游环境日益发展,围挡可能会慢慢取消,将来游客或无须前往观景平台付费即可赏景。”这一回应虽然没有直说,但已间接表明:修建围墙就是为了增加门票收入,防止过路者“白占便宜”。【详细】
破除“门票经济”旧思维
“门票经济”曾是景区创收的重要来源,也成了不少管理者的路径依赖。随着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的旅游习惯也在悄然变化,对景区景点已没那么痴迷,反而更在意出行的经历、沿途的风物和相关服务的人性化。那些有形的围墙看似圈住了“摇钱树”,实则更像竭泽而渔【详细】
一张门票之争,反映出景区管理中的“封闭思维”:把好东西围起来,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失。当地主管部门和旅游开发公司似乎忘记了最基本的道理:大好河山,本就不是谁的私有物,人人有权欣赏。只想着垄断旅游产品开发的全流程而非与游客共同探索开发,只会导致景区越做越“小气”,经营模式越来越死板。【详细】
多算一算长远账
景区的生存与发展,不能寄望于人们猎奇尝新的“一锤子买卖”,而应更多聚焦良好口碑带来的二次消费。事实上,许多地方已经在尝试各种免门票政策,收获了出人意料的效果。比如,杭州西湖是我国首个免费开放的国家5A级景区,二十多年来“还湖于民”所产生的效益,以及间接创造的社会与经济财富,远远高过门票价值。【详细】
中华大地何其广袤,风景名胜何其丰饶,想要看风景的人有很多选项。此前,不少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都曾因为曝出游客体验不佳的新闻而遭遇旅游业绩的“滑铁卢”。景区在决定要不要砌墙之前,最好不要只看一个方面的损益,而应把口碑、人气等相关因素都考虑进来,算一算长远账。【详细】
(以上综合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南方日报)
V视角:
@沐芸香:吃相真难看。
@谁数123:我不去,不就行了!
@看海水涨潮时:建议给珠穆朗玛峰搭个大棚“罩起来”。
@饲养员: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看此处,留下买路财!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砌墙挡风景,格局小啦!围墙激起的不是好奇心,而是游客的不满;靠筑墙来遮挡自然风光,逼游客去买票,收到的更多是差评。老话讲,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当下,人们出游热情高涨,面对市场机会,各地若想多分一杯羹,是不是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为好?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