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巩资料图
2010年央视虎年春晚,贾玲、白凯南表演《大话捧逗》
(资料图片)
近日,“2023第四届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季”在京宣布将上演《新相声作品晚会》。相比之前,近年来,新相声的创作方式有什么不同?创作的方向有何变化?创作难度是否有所增加?针对这些问题,北京青年报记者专访了中国广播艺术团创作研究室国家一级编剧邹僧。
多年来,邹僧一直致力于相声、小品、影视剧、舞台剧、歌词、曲艺鼓词、晚会撰稿、网络视频脚本等多方面的文学创作,其从事相声创作已有30年。2002年开始,他与相声名家冯巩合作,参与创作的一系列作品连续多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还曾于2010年、2011年为贾玲、白凯南创作男女相声《大话捧逗》《芝麻开门》,相继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在邹僧看来,相声艺术要想获得观众的喜爱,从内容上要与时俱进,在形式上要不断创新。作为创作者,不仅仅只是满足观众的娱乐,更应该在相声创作中提高艺术审美属性,用好的内容去征服观众。
相声要与时俱进,离观众越近越受欢迎
北青报:今年的新相声作品晚会,您准备了什么题材的作品?
邹僧:我们团每年都要推出新相声晚会,所以每年都有新的创作。目前筹备的都是现实题材,相声这门艺术就是与时俱进的,越接近时代,离观众越近,就越受欢迎。这也是这么多年我们总结出来的规律。我们团的相声传统就是创新,侯宝林、马季、姜昆、冯巩这几位旗帜性的人物的标志都是在不断创新。我们团也是一直鼓励创作新作品。
北青报:现在一部作品创作出来还是会反复打磨吧?流程是怎样的?
邹僧:必须打磨,这其实是最熬人的。因为见观众就会知道效果如何,效果不好的地方就得再改。作品好不好只要见观众就能直接反馈给我们。我们一般会去小剧场,或者其他演出场所,先试一试观众的反应,我们叫“压场”,回来再不停地修改。如此反复,多的时候需要上百次的压场和修改。对于创作者来说这个过程确实挺磨人的。
北青报:您在创作当中如何去寻找灵感?
邹僧:想要征服观众,就要努力比他们的预期高一些,观众才能服你。要想比观众高,那就必须得是高智商的创作。但是又不能让人看不懂,你努力做到高一点,这样才能引领观众。其实我们能做的就是注意观察生活,收集各种信息,寻找喜剧的元素,通过我们的努力,用作品给观众送上笑声。
相声是否只能站着说?值得探讨
北青报:现在的娱乐方式有很多,包括小品、综艺、脱口秀等,相声在现在这个时代面临着哪些挑战?在创作上的难点是什么?
邹僧:在相声很火的年代,当时就那么几种艺术门类,现在是多元化的时代,对相声的冲击一定是很大的。其实相声从纵向来看,是在进步的,以前的一些作品,现在回过来听的话,不见得有现在的作品好。但横向来看的话,和那么多新兴艺术门类来比较,相声的发展不是很理想,这是需要反思的。
北青报:这是不是和相声的表现形式有关?比如说相声是站着说,而其他艺术门类的表现形式更多样?
邹僧:相声站着说这其实就是一个先入为主的想法,相声是不是真的只能站着说,其实我都觉得这是一个可以产生质疑的话题。就相声本身来说,空间挺大的,现在主要是被固有的思维和传统的思维限制住了,觉得相声一定要这样说,而且你不那么说的话就有很多的阻力,就会有很多的人说你这不是相声。其实相声应该是一直向上的,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相声是一个写意的东西,正因为它的写意,它的虚拟性,它的空间其实是巨大的,但是没利用好它的特性,结果反而束缚住相声自身的发展。
从我自身来说,这么多年就是逆流而上,一直在阻力中前进。我们现在会认为相声是一门传统艺术,但其实传统在当时也是创新的东西,没有创新哪来的现在的传统?当年允许创新,现在怎么就只能学习前人的传统,不能学习前人的创新精神?相声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艺术,看相声发展,他每一次的进步都是跟时代结合的创新,这其实是一个规律。
相声要尊重市场
北青报:现在有很多年轻人说相声,您觉得年轻一代的相声创作有些什么样的特点?
邹僧:年轻人本应该是思想更活跃、更接近时代的,但是现在有些年轻人过于遵循传统,反而比我们还传统,我觉得还是应该发扬他们的优势。
北青报:会不会是因为这个行业本身给人的感觉是很传统的?
邹僧:我这个年龄是经历过相声辉煌的那个年代的,那时候的相声它不是一个传统的艺术,它就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新颖的表演形式。那个时候相声就是新的东西,但是现在却有一种复古的潮流。其实也没问题,我觉得就应该是百花齐放的,有复古的东西,有新颖的东西,最终受益的是观众。
北青报:相对于以前来说,现在相声界每年出的新人多吗?
邹僧:新人倒是挺多,但是能扛大旗的好像还不是很多。不能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努力、不优秀,主要是时代不一样了。当年只要能上电视,就能火,现在不是那个时候了。其实现在有很多很优秀的年轻人,但是没办法,时代不同了。不过现在有天分的,做得好的也一样会冒出来。
北青报:您觉得怎么样才能让年轻人都来听相声?
邹僧:我一直都是希望赢得年轻观众的。还是得不断去创新,让他们觉得这门艺术离他很近,是一个很时尚的、很时髦的东西。要把握年轻人关注的东西,触及年轻人感兴趣的东西,他也就感兴趣了,还是要与时俱进。年轻一代一定要跟上一代不同,才能有自我认知,要找到能打动他们的那个点。
北青报:近些年来相声整体创作的变化,跟以前有什么区别吗?
邹僧:相声整体似乎还是禁锢在传统的范畴里面。我倒觉得现在年轻人有时候去追传统,其实是求新,当他们在听传统相声的时候是当新鲜玩意来听的,他们没听过这样的相声,所以觉得这个是新的。但在我们来看那些都是复古的、传统的。这都是一个循环,当新的东西成为传统了,那么传统的东西可能就变成新的了。有一天传统的东西年轻人听多了,也烦了,可能回过头来又去追新的东西。所以还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相声说到底还是给观众听的,还是得征服观众,不是征服同行,同行有些意见是要尊重,但是真正的市场还是观众。
人物
邹僧简介
邹僧,中国广播艺术团创作研究室国家一级编剧。2002年受聘于中国广播艺术团创研室成为签约作者,2009年正式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其相声作品《为玉树放歌》、《我爱诗词2》获得中国曲艺家协会“牡丹奖”。
1997年,创作相声作品《说广告》获得“西岗杯”全国相声大赛金奖,同年参加文化部“金狮奖”相声大赛获得二等奖,该作品于2003年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2003年,男女相声《西哥东妹》获第一届北京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专业组作品一等奖。
2004年,男女相声《同在蓝天下》获第二届北京全国相声小品邀请赛专业组作品一等奖。同时,相声《舞相声》获业余组作品一等奖。
2002年开始,与相声名家冯巩合作,参与创作的一系列作品连续多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演出。主要作品包括:《笑谈人生》、《跟着媳妇当保姆》等。
为贾玲、白凯南创作的男女相声《大话捧逗》、《芝麻开门》分别于2010年、2011年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
曾受中央戏剧学院邀请,在中戏相声表演创作大专班任教,传授相声及喜剧艺术的创作。
内存
“2023第四届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季”7月启幕
近日,“2023第四届中国广播艺术团艺术季”在京宣布将于7月至10月举行。据中国广播艺术团团长刘学俊介绍,本届艺术季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主办、中国广播艺术团承办,集合众多优秀艺术家,将推出三场音乐会和两场相声专场晚会。
7月2日晚,在国家大剧院上演的《人民就是江山》——唱响新时代大型主题音乐会分为序曲、领航中国、百年风华、人民江山、锦绣华章和尾声六个篇章。
8月至10月,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和中国广播说唱团将分别在民族文化宫、国家大剧院演出原创歌剧《莫高窟》音乐会、《桃李芬芳》专场音乐会、《新相声作品晚会》及《群星荟萃》相声专场晚会。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原首席张方鸣介绍说,《莫高窟》民族交响歌剧音乐会,全新改版升级,“用民族管弦乐的形式诠释敦煌文化的底蕴,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着积极的意义。”
两台相声晚会则各具特色,中国广播说唱团青年相声演员贾旭明介绍说,《群星荟萃》相声专场晚会汇集了各位名家,不管是70多岁的相声名家,还是90后年轻新秀都将带来优秀的作品。《新相声作品晚会》则呈现众多相声新作,“我们今天走进了伟大的新时代,年轻人一定要继承中国广播艺术团以创作为主的相声表演方式,深入人民群众当中,体现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受到观众喜欢。希望我们这台新创作的晚会在艺术季中展现出无穷的魅力。”贾旭明说。
文/本报记者田婉婷统筹/满羿